新疆冰川灾害时空变化研究获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5-01-17来源: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
放大缩小
新疆冰川数量占我国冰川总数的42%以上。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增加,冰川持续退缩导致灾害频发,对下游数百至数千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对新疆冰川灾害的研究多局限于独立事件的单灾害类型。因此,对新疆冰川灾害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研究,对揭示冰川灾害发生过程、孕灾环境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对冰川灾害的认识,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灾害研究团队分析了过去70年新疆冰川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0至2020年,随着温度的增加,新疆冰川灾害事件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2000年前后是转折点。1950至1999年,冰川灾害事件以平均每年0.74次的速度增加;2000至2020年,冰川灾害事件以平均每年0.82次的速度减少。
研究发现,新疆冰川灾害的空间格局呈明显的扩展性和区域差异性。天山和帕米尔-喀喇昆仑山一带是冰川灾害的高发区,其次是昆仑山北坡。温度是驱动冰川灾害时空变化格局的主要影响因子。
该成果以Glacial hazards change in Xinjiang over the past seven decades: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and trends为题发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西北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梅霞为论文第一作者,上官冬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获得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甘肃省青年科技计划项目联合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quascirev.2025.109183
图1 气候变化背景下新疆冰川灾害变化流程图
图2 新疆冰川灾害空间分布图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