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之光
放大缩小【关闭】
年度 | 人员 | 项目名称 |
2017 | 苗运法 |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过去人口规模重建新方法及其指示意义 |
2017 | 陶辉飞 | 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咸化湖盆成因机理与有机质富集因素研究 |
2017 | 温小虎 | 敦煌洪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试验示范 |
2018 | 韩庆杰 | 兰新高铁特大风区戈壁风沙危害的动力学机制及防治研究 |
2018 | 刘鹄 | 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地下水浅埋区生态水文过程观测与模拟 |
2018 | 马向贤 | 准噶尔盆地南缘泥火山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碳排放研究 |
2018 | 王楠 | 开放学术资源的情景化组织服务研究 |
2018 | 王新平 | 生态水文学团队 |
2018 | 文莉娟 | 青海湖温和溶解氧对气候变化的相应研究 |
2019 | 戴礼云 | 祁连山区积雪时空动态遥感监测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
2019 | 李靖 | 陆相页岩甲烷/乙烷二元气体吸附性能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
2019 | 裴惠娟 | 祁连山国家公园原住居民融入国家公园建设的路径研究 |
2019 | 张明义 | 冻土模拟与寒区工程研究团队 |
2019 | 张玉兰 | 第三极地区典型冰川雪冰中微塑料时空分布以及影响 |
2019 | 赵素平 | “兰州蓝”观测事实、形成和维持机理研究 |
2020 | 陈敏 | 降水变化对内蒙古荒漠优势灌木传粉活动和种群恢复的影响研究 |
2020 | 杜文涛 | 祁连山典型流域黑碳影响雪冰消融及其水文效应差异评估 |
2020 | 罗立辉 | 亚洲高山区冻融灾害风险性评估 |
2020 | 鱼腾飞 | 干旱沙区飞播造林群落演替规律及其应用示范 |
2020 | 周志伟 | 季节性冻土区高铁路基累积变形机理与沉降预警研究 |
2021 | 亢健 | 基于星-机多源遥感的祁连山区土壤水分动态监测 |
2021 | 罗栋梁 | 黄河源水源涵养和碳排放对冻土变化的响应研究 |
2021 | 罗维成 | 干旱区灌丛沙堆演变机制及其保育技术研究 |
2021 | 王宝 | 甘肃省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路径研究 |
2021 | 徐国保 | 祁连山树木生长下降早期预警信号及其对树木死亡的指示意义 |
2021 | 赵国辉 | 空-天-地融合驱动下专题数据智能生产链研发--以青藏高原地表温度为例 |
2021 | 赵林 | 隐花植物—异养微生物网络形成机理及其在沙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
2021 | 赵洋 | 隐花植物—异养微生物网络形成机理及其在沙区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
2022 | 回嵘 | 荒漠生物土壤结皮固碳潜力对气候变化背景下UV-B辐射变化的响应机理 |
2022 | 李照国 | 灌丛扩张对甘南黄河源区陆面过程与水源涵养的影响研究 |
2022 | 刘文 | 干旱区城市内涝驱动机制与缓解对策 |
2022 | 陆志翔 | 变化环境下疏勒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研究 |
2022 | 秦彧 | 高寒草地适宜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及生态调控研究 |
2022 | 吴秀平 | 黄河上游决策支撑平台建设研究 |
2022 | 肖建华 | 荒漠光伏电站风沙(尘)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
2022 | 谢胜波 | 高寒戈壁风沙运动过程与柳格高速公路沙害形成机制研究 |
2022 | 余帆 | 寒区路基多源变形理论研究 |
2022 | 张明震 | 陆相页岩富藻优质烃源岩发育机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