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灌木人工林稳定性维持与可持续管理研究获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2-03-28来源:
放大缩小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等植被恢复工程使区域的植被覆盖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土壤干层和林分退化等问题。树轮气候/环境记录可为深入理解植物-水分关系提供长序列的数据支持。柠条是干旱荒漠地区的优势灌木种,因其具有较强的防风固沙和水分保持功能被大面积引种至黄土高原地区。然而目前对于不同降水梯度下柠条径向生长特征及其生态响应的研究仍然不足。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肖生春研究员团队应用树轮生态学方法,基于黄土高原西部180-415 mm降水梯度下几个柠条天然林和人工林样点,开展了灌木柠条径向生长特征及主要限制因素和林分管理等方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干旱荒漠区的天然柠条,黄土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区人工林柠条受生长季(6-9月)干旱胁迫影响较为显著;随着降水的增加,干旱对人工柠条的限制逐渐减弱(图1)。在气候变化背景下,12年左右定期的灌丛平茬有助于缓解干旱对柠条生长的限制(图2)。此外,初始造林密度应根据区域降水量而定,从而避免由于过度的水分竞争而造成林分衰败。研究结果对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西部人工林的稳定性维持及可持续管理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该成果于2022年3月以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al growth and ecological response of Caragana korshinskii Kom. under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gradient in the western Loess Plateau, China 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西北研究院车存伟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肖生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7419、42171031)和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项目共同资助。
图1 柠条径向生长与气温、降水和月尺度SPEI的关系
图2 不同样点气候条件及柠条径向生长特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