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融雪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获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5-04-08来源: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放大缩小
融雪洪水是冰冻圈灾害主要灾种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我国西北地区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导致融雪洪水事件显著增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亟需加强融雪洪水的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1948年至2022年全球陆面同化径流资料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自然-社会二元结构,构建了融雪洪水识别阈值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估框架,系统分析了我国西北地区融雪洪水演变特征及其灾害风险分布。
研究表明,1948年至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的融雪径流显著增加,呈现出西北和西南山区高、中部和东部地区低的空间格局。20世纪90年代之后,融雪径流的峰值由4月提前至3月,多数流域的融雪洪水呈上升趋势。新疆北部的融雪洪水发生频次相对较少但规模较大,祁连山周边流域的小规模融雪洪水发生更为频繁。融雪洪水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南疆叶尔羌和喀什葛尔流域,三江源以及龙门峡至三门峡段,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地区占西北地区总面积的15.5%。
研究成果以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nowmelt floods and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n the Northwest China为题发表在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期刊上。西北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张溪为论文第一作者,许民副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康世昌研究员、韩海东副研究员、吴灏副研究员为共同作者。该研究获中国科学院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geosus.2024.100261
中国西北地区融雪洪水风险空间分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