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21世纪中心主任黄晶调研西北研究院
发表日期:2018-02-05来源:
放大缩小
2月4日,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信息处处长张书军、全球环境处负责人仲平、资源环境处副研究员何霄嘉、综合与监督处严玉峰等一行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简称西北研究院)调研。西北研究院院长王涛、常务副院长赖远明院士、副院长冯起、院长办公会议成员曲建升,各研究室、实验室、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及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参加调研。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资源环境处高级工程师孙永溪、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傅小锋陪同调研。双方还就相关问题举行座谈会,会议由赖远明主持。
座谈会上,王涛简要介绍了西北研究院研究方向、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人力资源现状、平台建设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基本情况。重点汇报了已承担的9个“973”项目和3个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及目前正在承担的7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研究员就拟建设的中科院北极海外研究中心建设框架作了扼要介绍。
与会人员还就科技部项目指南编制、重大项目设置、重点项目争取、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团队建设及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重点就北极海外研究中心建设、南北极与青藏高原研究、泛第三极环境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调研过程中,黄晶一行还参观了西北研究院寒旱区科技创新馆、国家及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及西北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
在寒旱区科技创新馆,王涛介绍了西北研究院战略定位、“一三五”规划、组织机构、学科特色、重点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及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赖远明结合“青藏铁路工程冻土路基筑路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沙盘”,重点介绍了西北研究院通过完善以调控热传导、辐射和对流为理论基础的冷却路基筑路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筑路技术核心难题、解决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世界难题的有关情况。
在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康世昌介绍了通过长期野外定位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模拟,所建立的野外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的一体化研究平台。并重点展示了实验室在冰冻圈过程、冰冻圈气候环境记录、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等领域取得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在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吴青柏研究员介绍了在以多年冻土区工程-冻土-气候-环境为主线,开展的冻土环境与全球变化的综合集成等研究工作。详细介绍了实验室为解决冻土区工程建设中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寒区重大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的重要科学支撑。
在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王涛结合风沙环境风洞试验装置,介绍了实验室以风沙过程为研究对象,瞄准沙漠环境演变、沙漠化(包括沙尘暴)过程及其防治等国际科学前沿,参与的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及为林业、农业、环保、交通和国防等部门做出的重大贡献。
在西北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心主任曲建升介绍了中心围绕资源环境、区域发展、智库咨询等领域,在宏观决策的战略情报研究与咨询服务、科研创新的学科情报分析与知识服务、区域决策咨询服务与产业竞争情报研究、信息资源与知识管理集成服务平台、知识资源体系与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工作成果及典型案例。
黄晶对西北研究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西北研究院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科研积淀,研究实力国内领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部分研究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希望西北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改革,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建议。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黄晶强调,科技部21世纪中心进行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作为新改建的专业机构,将一如既往地为西部科研院所做好服务与支撑保障工作,并不断探索项目管理的新模式,与项目承担单位密切协作,共同推进项目的组织实施,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王涛感谢科技部和甘肃省科技厅给予西北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并表示,西北研究院将以国家目标、任务、需求为导向,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凝聚创新团队,进一步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决策地实施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陈治理)
座谈会现场
赖远明主持会议
王涛汇报工作
康世昌介绍北极海外研究中心情况
黄晶讲话
参观寒旱区科技创新馆(一)
参观寒旱区科技创新馆(二)
参观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观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观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参观西北研究院文献情报中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