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研究院俞祁浩荣获首届“全国科创名匠”称号
发表日期:2024-05-30来源:
放大缩小
在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5月30日,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发布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名单。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俞祁浩研究员获此殊荣。
自2024年2月起,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启动了以“弘扬工匠精神 科创引领发展”为主题的首届“全国科创名匠”选树宣传活动,经过基层广泛推荐、省级产业工会择优推荐、专家初选和复选以及公示等环节,最终从32个单位推荐的67名候选人中遴选出20名首届“全国科创名匠”。此次选树宣传活动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创新和匠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注重遴选扎根科研和生产一线、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工匠人才。
俞祁浩,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扎根西部近30年,坚守科研一线,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环境下,秉持海拔高、追求更高的工匠精神,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和超越,始终致力于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冻融灾害的整治、防控关键科技难题的攻克。
率先工匠的引领和担当。瞄准青藏铁路、青藏直流输电线路、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冻土工程,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围绕冻土工程关键核心难题,系统开展冻融灾害灾变机理等理论研究,引领国内外冻土工程关键技术应用和发展。
突出工匠的实践和结合。为探究和掌握冻土工程重要基础数据,他几乎走遍了青藏高原、东北等我国所有冻土区的公路、铁路、输电线路。长期的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胃病。被病痛多年困扰,但他依然坚持研究不为所动。
表率工匠的创新和开拓。他敢于直面“冻土区道路工程建设”重大技术难题,多角度研发冻土路基病害防控关键技术,解决了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关键难题;在青藏电力联网工程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建设施工中,解决了塔基基坑冻土融化、坍塌建设受阻,冻土基础承载力形成困难等重大难题,成功实现青藏直流线路工程提前一年投运。
践行工匠的攻坚和克难。在雅砻江流域控制性水电工程——两河口水电站施工中,他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在空气更加稀薄的青藏高原、在零下30多度和寒风凛冽的大坝仓面,“钉”在施工工地,无数次的观测、取样和通宵试验,解决了高频、大温差冻融规律缺乏、心墙填料冻融劣化机制不明等关键难题。助推两河口水电大坝填筑进度逐年翻倍、质量全优,最终提前一年填筑到顶和发电。
实现工匠的传承和发展。注重科技成果凝练,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并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以及省部级奖16项;申报国内外专利近100件;发表论文200余篇。产生经济效益21.43亿元。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科苑名匠”“年度感动人物”,产业部门“科技创新特别贡献奖”“咨询功臣”等荣誉称号。
作为冻土研究“国家队”的一员,他诠释了新一代科研工作者“缺氧不缺智慧、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追求更高”的科学精神,在科研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科研成果深耕在了无限热爱的冻土大地上。
俞祁浩研究员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