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发表日期:2025-04-22来源: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放大缩小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程国栋院士,主任委员姚檀栋院士,副主任委员赖远明院士、冯起院士,委员崔鹏院士、于贵瑞院士、黄建平院士、陈建兵教高、陈显尧教授、金会军教授、康世昌研究员、齐吉林教授、孙波研究员、王宁练教授、效存德教授、杨元合研究员、车涛研究员、孟宪红研究员、吴青柏研究员、张明义研究员参加会议。

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马腾宇,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重点实验室处处长潘韬、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地球与资源处处长段晓男、副研究员汤青等出席会议。西北研究院院长冯起、党委书记张长春、副院长李宗省、管理部门负责人、实验室学术骨干和研究生等2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长春、姚檀栋分阶段主持。

冯起代表西北研究院致辞,向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希望各位委员在实验室研究方向凝练、科研团队建设、重大任务申报、学科发展支撑等方面把脉献策,为推进实验室建设开启新视野,明确新方向,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动力。他表示,西北研究院将继续大力推动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改革,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程国栋在致辞中回顾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了世界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对实验室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他指出,实验室应继续保持特色学科优势,凝练战略目标和研究方向,牵头组织建议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研究选题,加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合而不同”的研究局面。

马腾宇在致辞中表示,实验室为甘肃省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引擎与动力,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的改革发展。希望实验室发挥国家创新平台作用,加强原始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科学领域和颠覆性理论技术的创新,为国家和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潘韬在致辞中强调,全国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党组的统一决策部署,面向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要求,做好科学引领、示范带动、管理创新,加快产出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保障寒旱区生态环境资源工程领域发展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段晓男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实验室的发展要“有底气、有格局、有朝气”。积极贯彻落实院党组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决策部署,聚焦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明确实验室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凝聚共识、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抓好战略规划、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实验室核心竞争力。

实验室主任张明义作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报告,重点从实验室使命定位、研究方向、组织架构、运行管理、2024年工作进展、科研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合作交流、党建与科研融合以及2025年工作纲要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实验室科研人员陈琳、吉振明、祁元、赵素平分别作专题报告。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充分肯定了实验室在科研成果产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国际合作交流和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就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实验室能够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探索创新研究模式,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实验室的使命驱动,为全国重点实验室治理发展探索模式经验,为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实验室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杨元合教授、内蒙古大学徐湘田教授分别作了“多年冻土区土壤氮库对增温的长期响应及其机制”“冻土的力学实验方法与力学性质研究”的特邀报告。

会议现场

冯起致辞

程国栋致辞

马腾宇致辞

潘韬致辞

段晓男致辞

张明义作报告

张长春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姚檀栋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邮编:730000

Email:kych@lzb.ac.cn 
传真:0931-8273894 电话:0931-4967518